妊娠期及產褥期靜脈血栓栓塞癥可通過風險評估、物理預防、藥物預防、運動指導和健康宣教等方式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癥可能與血液高凝狀態、靜脈血流淤滯、血管內皮損傷、遺傳性易栓癥、獲得性易栓癥等因素有關。
所有孕婦應在妊娠早期和產前進行Caprini或RCOG風險評估量表篩查。高風險人群包括高齡、肥胖、既往血栓史、家族史、多胎妊娠、子癇前期患者。對中高危孕婦需每三個月重復評估,產后6周內持續監測。評估結果決定預防強度,極高危者需聯合藥物與物理預防。
分級加壓彈力襪是基礎措施,選擇膝長型或大腿型,壓力范圍20-30mmHg。間歇充氣加壓裝置適用于剖宮產術中及術后24小時。足泵訓練可促進靜脈回流,每日3次每次10分鐘。物理預防需持續至產后6周,注意觀察皮膚狀況避免壓瘡。
低分子肝素是首選藥物,如那屈肝素鈣、依諾肝素鈉等。用藥時機從妊娠13周開始至產后6周,剖宮產術前12小時停用。抗凝治療需監測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禁忌癥包括活動性出血、嚴重肝病。用藥期間避免聯合NSAIDs類藥物。
推薦每日30分鐘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每小時需活動下肢3-5分鐘。產褥期盡早下床活動,術后6小時開始踝泵運動。運動時穿戴支撐襪,注意補充水分預防脫水導致的血液濃縮。
需告知孕婦下肢腫脹、疼痛、皮溫升高等預警癥狀。指導避免交叉腿坐姿過久,睡眠時抬高下肢15度。飲食應控制鹽分攝入,增加膳食纖維預防便秘。吸煙孕婦必須戒煙,合并糖尿病者需嚴格控糖。宣教應覆蓋家屬以強化執行。
妊娠期及產褥期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需貫穿全程管理。建議孕婦穿著寬松衣物,每日飲水超過2000毫升,攝入富含維生素E的堅果和深海魚類。避免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飛行超過4小時需穿戴彈力襪。產后42天復查時應再次評估血栓風險,哺乳期可繼續使用低分子肝素。出現單側下肢水腫或呼吸困難需立即就醫,預防措施需根據個體情況動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