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總膽固醇的正常值通常為3.1-5.2mmol/L,妊娠期生理性升高可能達到5.7-6.2mmol/L。總膽固醇水平受飲食結構、基礎代謝、激素變化、遺傳因素、孕周增長等多因素影響。
1、飲食結構
高脂高糖飲食會顯著提升膽固醇水平。孕婦每日脂肪攝入量應控制在總熱量30%以內,減少動物內臟、油炸食品攝入,增加深海魚類、堅果等不飽和脂肪酸來源。妊娠期膳食建議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適量補充燕麥、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2、基礎代謝
孕前存在肥胖或代謝綜合征的孕婦更易出現膽固醇異常。體重指數超過24的孕婦需加強血脂監測,通過低升糖指數飲食和適度運動控制體重增長,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孕婦瑜伽、散步等。
3、激素變化
孕激素促進肝臟合成膽固醇以滿足胎兒發育需求。妊娠中晚期雌激素水平可達非孕期的30-50倍,這種生理性升高通常無需干預,但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需每4周復查血脂四項。
4、遺傳因素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孕婦可能出現嚴重血脂異常。建議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孕婦在孕12周前完成載脂蛋白B基因篩查,確診者需在產科和心內科共同監護下進行妊娠管理。
5、孕周增長
妊娠32周后膽固醇水平達峰值,但持續超過6.5mmol/L需警惕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風險。孕晚期每2周檢測肝功能聯合血脂分析,出現皮膚黃染或上腹痛應立即就醫。
孕婦應保持每日30克膳食纖維攝入,優先選擇西藍花、蘋果等富含果膠的蔬果。每周食用3次富含omega-3的三文魚或亞麻籽,避免反式脂肪酸攝入。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散步并監測胎動,若發現膽固醇持續升高伴頭暈或視物模糊,需及時到產科和營養科聯合門診評估。妊娠期血脂管理需兼顧胎兒營養供給與母體健康,禁止自行服用降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