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可通過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氨基葡萄糖等藥物緩解癥狀。骨質增生通常由關節退變、長期勞損、肥胖、炎癥刺激、遺傳等因素引起。
1、非甾體抗炎藥:
塞來昔布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關節疼痛和腫脹,適用于急性發作期。雙氯芬酸鈉可緩解輕中度疼痛,但對胃腸道存在刺激。洛索洛芬鈉具有抗炎鎮痛雙重作用,需警惕心血管風險。
2、軟骨保護劑:
氨基葡萄糖刺激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延緩關節退化進程。硫酸軟骨素補充關節滑液成分,需連續服用3個月以上。兩者聯用可改善關節活動功能。
3、局部外用藥:
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膏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透皮吸收率約6%。氟比洛芬凝膠貼劑可持續12小時釋放藥物成分,避免首過效應。使用前需清潔皮膚并避開破損處。
4、病理性因素:
骨質增生可能與創傷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晨僵、關節畸形等癥狀。甲氨蝶呤可抑制類風濕病變進展,柳氮磺吡啶適用于中軸型關節炎。
5、輔助用藥:
鈣爾奇碳酸鈣片預防骨質疏松并發癥,維生素D3促進鈣質吸收。鹽酸乙哌立松緩解肌肉痙攣,需監測肝功能。疼痛劇烈時可短期使用曲馬多緩釋片。
日常建議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游泳和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可增強肌肉力量。每日攝入300ml牛奶或50g豆腐補充鈣質,避免長時間保持蹲跪姿勢。關節持續腫痛或活動受限需進行X線或MRI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