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貧血可能對胎兒造成生長發育受限、早產、低出生體重等危害。孕婦貧血的危害主要有胎兒缺氧、胎盤功能異常、新生兒貧血、胎兒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圍產期死亡率增加。
孕婦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降低,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可能導致胎盤供氧不足。胎兒長期處于缺氧狀態會影響器官發育,特別是大腦和心臟的發育可能受到不可逆損害。輕度貧血可能僅表現為胎兒生長速度減緩,重度貧血則可能導致胎兒宮內窘迫。
胎盤功能異常是貧血孕婦常見的并發癥。貧血會減少子宮胎盤血流量,影響營養物質輸送,導致胎盤代償性增生或提前老化。這種情況可能引發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風險。
新生兒貧血多發生在母親嚴重缺鐵性貧血的情況下。胎兒在妊娠后期會主動從母體攝取鐵元素儲存于肝臟,母體鐵儲備不足將直接影響胎兒鐵儲備。這類新生兒出生后易出現面色蒼白、喂養困難等貧血癥狀,需要及時補充鐵劑。
胎兒神經系統發育障礙與孕婦貧血密切相關。妊娠早期是胎兒神經管發育的關鍵期,葉酸缺乏性貧血可能增加神經管畸形風險。妊娠中晚期貧血可能影響胎兒腦細胞增殖和髓鞘形成,遠期可能表現為認知功能發育遲緩。
圍產期死亡率在嚴重貧血孕婦中顯著升高。重度貧血可能導致胎兒宮內死亡、新生兒窒息等不良結局。血紅蛋白低于60g/L時,胎兒死亡率可達正常孕婦的3-4倍。定期產檢和及時糾正貧血是降低圍產期風險的關鍵措施。
孕婦出現乏力、頭暈等貧血癥狀時應及時就醫,通過血常規檢查明確貧血類型和程度。妊娠期貧血多數可通過鐵劑、葉酸等補充劑改善,嚴重者可能需要輸血治療。均衡飲食、規范產檢是預防貧血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