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癌可以通過典型癥狀和醫學檢查綜合判斷,早期發現治愈率較高。典型表現包括陰莖頭部或包皮處出現無痛性腫塊、潰瘍或菜花樣增生,可能伴隨出血、分泌物增多。
一、典型癥狀識別:
陰莖癌早期多表現為陰莖局部硬結或紅斑,常見于包皮內側或龜頭冠狀溝。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潰瘍性病灶,邊緣隆起呈火山口狀,表面易出血。部分患者可見菜花樣腫物伴惡臭分泌物。若出現腹股溝淋巴結無痛性腫大,需警惕淋巴結轉移可能。
二、醫學檢查手段:
臨床確診需結合病理活檢,通過陰莖病灶組織取樣進行顯微鏡檢查。影像學檢查如超聲、磁共振可評估腫瘤浸潤深度和淋巴結轉移情況。血清腫瘤標志物如鱗狀細胞癌抗原檢測可作為輔助參考。
三、高危因素對照:
長期包皮過長合并慢性炎癥、HPV病毒感染特別是16/18型、吸煙均為明確危險因素。存在這些情況時,建議定期觀察陰莖皮膚變化,出現異常增生物應及時就醫。
日常需保持生殖器清潔干燥,包莖患者建議盡早行包皮環切術。避免不潔性行為,接種HPV疫苗可降低感染風險。出現可疑癥狀時避免自行用藥,及時至泌尿外科就診。確診后根據分期選擇激光切除、部分陰莖切除或根治性手術,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達80%以上。術后需定期復查并配合放化療,同時注意心理疏導維護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