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滿6月齡后可少量嘗試芒果,但需警惕過敏風險。芒果作為輔食引入需注意成熟度、食用方式、過敏觀察、攝入量控制以及品種選擇。
1、月齡要求: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6個月后開始添加輔食。芒果質地柔軟且營養豐富,適合作為早期輔食選擇,但需確保嬰兒已具備吞咽半固體食物的能力。初次嘗試應選擇完全成熟的芒果,去皮去核后搗成泥狀,與其他單一輔食間隔3天引入以觀察反應。
2、過敏風險:
芒果屬于漆樹科植物,其果皮含漆酚成分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果肉中蛋白酶也易致敏。約2%-8%的嬰幼兒對芒果過敏,表現為口周紅斑、腹瀉或蕁麻疹。家族有過敏史的嬰兒應推遲至1歲后嘗試,首次食用后需密切觀察24小時。
3、食用方式:
建議采用蒸煮法降低致敏性,將芒果肉蒸軟后打泥,或與米粉混合。避免直接喂食生鮮芒果塊以防嗆咳。1歲前每日攝入量不超過30克,1-2歲可增至50克。食用后立即清潔嬰兒面部殘留果汁,減少皮膚刺激風險。
4、品種選擇:
優先選擇纖維少的凱特芒、臺農芒等品種,避免未成熟芒果含有的高濃度致敏物質。有機芒果農藥殘留較低,但仍需充分清洗。罐頭芒果含添加劑不宜選用,冷凍芒果泥需檢查是否添加糖分。
5、異常處理:
出現輕度過敏反應需停食并咨詢中重度過敏如呼吸困難需立即就醫。反復接觸過敏可能加重癥狀,確診過敏后應避免所有含芒果成分的食品。部分嬰兒可能隨年齡增長耐受性提高,可在醫生指導下重新嘗試。
芒果富含維生素A、C和膳食纖維,但不宜作為嬰兒主食。建議在上午時段初次嘗試以便觀察反應,持續3天無異常后再納入常規輔食輪替。喂養時使用硅膠軟勺避免金屬過敏,剩余果泥需冷藏并在24小時內食用。搭配蘋果、香蕉等低敏水果可豐富營養攝入,但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材。保持飲食日記記錄嬰兒對各類食物的反應,有助于及時發現潛在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