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細菌經血液播散引起的骨組織化膿性感染,好發于兒童長骨干骺端,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見。
該病主要由血行感染、外傷誘發和免疫力低下三類因素導致。血行感染多見于癤腫、扁桃體炎等感染灶的細菌入血;開放性骨折或手術創傷可能破壞骨屏障;糖尿病、營養不良等基礎疾病會削弱免疫功能。典型表現為突發高熱、患肢劇痛拒動,伴隨局部紅腫熱痛,嚴重者可出現膿液穿透骨皮質形成皮下膿腫。
臨床診斷需結合血常規白細胞升高、血培養陽性率約50%、MRI早期顯示骨髓水腫及病理檢查。治療采用多學科協作模式,早期足量靜脈抗生素如頭孢曲松、萬古霉素應用至少4-6周,必要時聯合病灶清除術。兒童患者需特別注意保護骨骺板,避免骨骼發育畸形。
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慢性骨髓炎、病理性骨折等并發癥。發病72小時內規范治療者治愈率可達90%,但耐藥菌感染或合并嚴重基礎疾病者預后較差。康復期需進行漸進性功能鍛煉,定期復查炎癥指標和影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