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血壓高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等。血壓升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共同導致,需通過生活方式調整和醫療干預綜合管理。
生理性因素中,鈉鹽攝入過多、體重增長過快、精神緊張是常見誘因。每日食鹽量應控制在5克以內,避免腌制食品。孕期體重增長需符合標準,單胎妊娠總增重建議控制在12公斤左右。情緒波動可能通過神經內分泌機制影響血壓,建議通過正念呼吸、音樂療法緩解壓力。
病理性因素需關注胎盤缺血和血管內皮損傷。胎盤灌注不足可能與子宮螺旋動脈重塑障礙有關,通常伴隨胎兒生長受限。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可導致蛋白尿和全身水腫,表現為尿液中泡沫增多、踝部凹陷性水腫。這兩種情況需通過尿常規、胎心監護等檢查評估。
飲食管理是基礎干預措施。推薦高鉀低鈉飲食,每日攝入香蕉200克或菠菜300克。優質蛋白選擇脫脂牛奶、鯽魚等,避免動物內臟。碳水化合物以燕麥、糙米等低升糖指數食物為主,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50克左右。
醫療監測需規律進行。家庭自測血壓每日2次,選擇同一時段測量。產檢頻率應增加至每周1次,重點監測尿蛋白和眼底變化。降壓藥物選擇需謹慎,常用拉貝洛爾、硝苯地平控釋片等妊娠安全藥物,禁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
出現視物模糊、持續性頭痛、右上腹疼痛等警示癥狀時,提示可能進展為重度子癇前期,需立即住院治療。血壓持續超過160/110毫米汞柱或伴有血小板減少時,可能需提前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