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積水患者抽血需重點關注腎功能指標、電解質水平、炎癥標志物、血常規及血氣分析五項指標。
1、腎功能:
血肌酐和尿素氮是評估腎功能的直接指標。腎積水導致尿流受阻時,腎臟排泄功能受損,血肌酐值可能超過115μmol/L男性或97μmol/L女性的正常上限。胱抑素C能更敏感反映早期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尤其適用于老年或肌肉量少的患者。腎積水持續超過6周可能出現不可逆腎功能損傷,需動態監測這些指標變化。
2、電解質:
鉀鈉氯鈣磷等電解質失衡常見于嚴重腎積水。尿路梗阻可引發高鉀血癥血鉀>5.5mmol/L,表現為肌無力或心律失常;長期積水可能導致低鈉血癥血鈉<135mmol/L,與抗利尿激素異常分泌有關。代謝性酸中毒時血氣分析顯示pH<7.35,HCO3-<22mmol/L,需警惕遠端腎小管酸中毒。
3、炎癥標志物:
白細胞計數升高>10×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75%提示可能合并尿路感染。C反應蛋白CRP>10mg/L和降鈣素原PCT>0.5μg/L升高時,需考慮腎盂腎炎或膿毒癥風險。感染性腎積水患者可能出現寒戰高熱等全身炎癥反應。
4、血常規:
血紅蛋白下降男性<120g/L,女性<110g/L可能提示慢性腎積水繼發腎性貧血,與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有關。血小板異常增多>450×10^9/L或減少<100×10^9/L需排查繼發性骨髓抑制。嗜酸性粒細胞增高需考慮過敏性間質性腎炎可能。
5、血氣分析:
代謝性酸中毒是晚期腎積水的典型表現,動脈血pH<7.35伴HCO3-降低反映腎臟排酸功能障礙。若同時存在PaCO2>45mmHg,提示混合型酸堿失衡。陰離子間隙AG>16mmol/L增大常見于尿毒癥毒素蓄積,需緊急處理梗阻。
腎積水患者應保持每日2000-2500ml飲水量,但需根據尿量調整。低鹽每日鈉<3g、低脂、優質蛋白0.6-0.8g/kg/d飲食可減輕腎臟負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以防尿酸結石加重梗阻。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改善腎臟血液循環。監測每日尿量變化,夜尿增多或尿量突然減少需立即就醫。合并高血壓者需嚴格控壓目標<130/80mmHg,限制腌制食品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