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胃痛可通過調整飲食、服用促胃腸動力藥、使用抑酸藥物、應用胃黏膜保護劑、中醫調理等方式緩解。消化不良胃痛通常由飲食不當、胃腸功能紊亂、胃酸分泌異常、胃黏膜損傷、精神壓力等因素引起。
1、調整飲食
減少攝入油膩、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選擇易消化的米粥、面條、蒸蛋等軟質食物。進食時細嚼慢咽,避免暴飲暴食。每日少量多餐,每餐控制在七分飽。可適量飲用溫熱的生姜紅糖水或小米粥,有助于溫暖胃腸。避免在餐后立即平臥或劇烈運動。
2、促胃腸動力藥
多潘立酮可促進胃排空,緩解腹脹癥狀。莫沙必利能增強胃腸蠕動,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伊托必利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可協調胃腸運動。這類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宜長期服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口干、頭暈等不良反應,服藥期間避免駕駛車輛。
3、抑酸藥物
奧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減輕胃酸對黏膜的刺激。雷貝拉唑作用迅速,適合反酸燒心明顯的患者。法莫替丁作為H2受體拮抗劑,能有效降低胃酸濃度。長期使用需警惕骨質疏松風險,老年患者應定期監測骨密度。抑酸藥物通常建議餐前半小時服用效果最佳。
4、胃黏膜保護劑
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形成保護層。硫糖鋁能與潰瘍面蛋白質結合形成保護膜。膠體果膠鉍具有殺滅幽門螺桿菌的作用。這類藥物多呈混懸液或咀嚼片劑型,服用后可能出現黑便現象。避免與牛奶、茶飲同服,以免影響藥效吸收。
5、中醫調理
中醫將消化不良分為肝胃不和、脾胃虛弱等證型。保和丸適用于食積停滯引起的脘腹脹滿。香砂養胃丸能溫中和胃,改善胃寒癥狀。針灸取穴中脘、足三里等可調節胃腸功能。艾灸神闕穴有助于改善脾胃虛寒。日常可按摩腹部促進胃腸蠕動,但急性炎癥期禁用。
消化不良胃痛患者應建立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進行散步、太極拳等溫和運動,促進胃腸蠕動。保持心情愉悅,避免焦慮緊張情緒影響消化功能。戒煙限酒,減少對胃腸黏膜的刺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加重癥狀。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出現嘔血、黑便、體重下降等報警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胃鏡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長期消化不良者可定期進行碳13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