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鏈球菌陽性可通過抗生素治療、陰道局部用藥、增強免疫力、分娩期預防和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感染通常與免疫力低下、陰道菌群失衡、分娩傳播、泌尿系統感染和母嬰垂直傳播等因素有關。
1、抗生素治療:
青霉素類抗生素是首選藥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可有效抑制細菌繁殖。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采用紅霉素或克林霉素替代。抗生素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完成完整療程,避免耐藥性產生。治療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妊娠期用藥需嚴格評估胎兒安全性。
2、陰道局部用藥:
使用乳酸菌陰道栓劑可調節陰道微生態平衡,抑制B族鏈球菌過度增殖。含氯己定的婦科洗液能減少細菌定植,但需避免過度沖洗破壞正常菌群。局部用藥需配合口服抗生素,單用易導致復發。
3、增強免疫力:
每日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可提升黏膜免疫防御能力。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能改善血液循環和免疫功能。保證7-8小時優質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統修復,壓力管理可通過冥想、呼吸訓練實現。
4、分娩期預防:
孕35-37周需進行陰道直腸拭子篩查,陽性孕婦在產程開始后需靜脈注射青霉素。每4小時重復給藥直至分娩結束,可降低新生兒早發型感染風險。胎膜早破超過18小時需加強抗生素劑量。
5、定期復查:
完成治療后4周應復查陰道分泌物培養,確認細菌是否清除。妊娠晚期每月復查1次,產后6周需再次檢測。復發感染者需進行藥敏試驗,必要時延長治療周期。伴侶無需常規篩查,但反復感染時需共同治療。
日常需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避免穿緊身褲造成局部潮濕。飲食應增加酸奶、納豆等含益生菌的發酵食品,減少精制糖攝入以防血糖波動影響陰道環境。沐浴時選擇pH5.5弱酸性洗劑,避免使用堿性肥皂。妊娠期每天飲用2000毫升水有助于泌尿系統沖洗,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潔。新生兒出生后需密切觀察呼吸、體溫等指標,出現嗜睡、喂養困難等表現需及時就醫排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