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穴位于人體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取穴時可采用仰臥位或坐位,以肚臍為基準向上量取四橫指約同身寸4寸即為該穴位置,具體位于胸骨劍突下端與臍連線的中點。
中脘穴定位的準確性受體型差異影響。體型消瘦者劍突至臍距離較短,需適當縮短取穴間距;體型肥胖者腹部脂肪較厚,可結合肋骨下緣輔助定位。孕婦因妊娠子宮上移,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調整取穴位置。
該穴深層對應胃體部,針刺操作需由醫師執行。日常保健可采用指壓按摩,用拇指指腹以適中力度順時針按揉3-5分鐘,餐后1小時內不宜操作。穴位刺激可能產生局部酸脹感并向四周放射,屬正常得氣反應。
中脘穴屬任脈要穴,傳統醫學認為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功效?,F代研究顯示刺激該穴可通過迷走神經反射調節胃腸蠕動,臨床常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病癥的輔助治療。若出現持續上腹痛伴嘔吐、黑便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排除消化性潰瘍等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