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造口術后護理需重點關注造口維護、飲食調整和并發癥預防。術后護理直接影響康復效果和生活質量,科學管理可減少感染風險并促進身體機能恢復。
造口護理需每日觀察造口黏膜顏色及周圍皮膚狀態。正常造口黏膜呈鮮紅色,周圍皮膚無紅腫潰爛。清潔時使用溫水或生理鹽水,避免酒精等刺激性液體。造口袋應選擇合適型號,粘貼前確保皮膚干燥,滲漏時及時更換。造口底盤裁剪直徑比造口大1-2毫米可防止壓迫。
飲食調整應從流質逐步過渡到普食。術后初期選擇低渣飲食如米湯、藕粉,2周后逐漸增加膳食纖維。避免易產氣食物如豆類、碳酸飲料,限制洋蔥、蒜等氣味強烈食物。每日飲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飲用更利于水分吸收。
并發癥預防需警惕造口缺血、狹窄和皮炎。缺血表現為造口發紫發黑,需立即就醫處理。定期用手指擴張造口可預防狹窄,操作前需修剪指甲并涂抹潤滑劑。皮膚瘙癢潰爛時使用造口粉保護,合并真菌感染需配合抗真菌藥物。
日常活動需避免增加腹壓動作。三個月內禁止提重物和劇烈運動,咳嗽時用手按壓造口部位。沐浴可選擇淋浴,避免盆浴浸泡造口。外出時隨身攜帶造口護理包,含備用造口袋、剪刀和清潔用品。
心理適應需要家屬共同參與。患者易產生自卑焦慮情緒,可選擇不透明造口袋或專用腹帶遮擋。參加造口人聯誼會交流經驗,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術后3-6個月復查評估造口功能,出現持續腹痛、造口出血或排便異常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