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不是單純的皮膚病,而是一種可累及全身多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可能影響皮膚、關節、腎臟、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等多個器官,皮膚表現僅為其中一種癥狀。
1、皮膚表現
紅斑狼瘡患者常出現蝶形紅斑、盤狀紅斑等皮膚損害,陽光暴曬后加重。這些皮損多分布于面部、頸部等暴露部位,可能伴有脫屑或色素沉著。皮膚病變是疾病活動的直觀標志,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典型皮損。
2、關節癥狀
超過90%的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腫脹,常見于手指、腕部等小關節。癥狀與類風濕關節炎相似但通常不造成關節畸形。晨僵現象可能持續數小時,活動后稍緩解。
3、腎臟損害
狼瘡性腎炎是常見并發癥,表現為蛋白尿、血尿或腎功能異常。病理分型從輕度系膜增生到嚴重彌漫增殖型不等,嚴重者可進展為腎衰竭。定期尿檢和腎功能監測對早期發現腎臟受累至關重要。
4、血液系統異常
患者可能出現溶血性貧血、白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抗磷脂抗體綜合征可導致血栓形成,表現為反復流產或動靜脈栓塞。血常規異常往往提示疾病活動度升高。
5、神經系統受累
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癲癇發作或精神癥狀,嚴重者可發生狼瘡性腦病。這些癥狀可能與抗體攻擊神經組織或腦血管病變有關。神經系統表現通常需要大劑量免疫抑制劑治療。
紅斑狼瘡患者需嚴格防曬,使用SPF50以上防曬霜并穿戴防護衣物。保持規律作息,避免感染等誘發因素。飲食應均衡,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限制高鹽高脂食物。定期隨訪監測抗核抗體、補體等指標,遵醫囑調整免疫抑制劑用量。出現發熱、水腫等新癥狀時需及時就醫評估疾病活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