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包塊可通過視診、觸診、體位變化觀察等方法初步自我檢查。發現異常包塊時需結合位置、質地、活動度等特征判斷性質,多數情況需進一步醫學檢查確認。
視診是初步識別腹部包塊的有效方式。自然站立或平臥位時,觀察腹部是否對稱、局部隆起或皮膚異常。腹壁脂肪較薄者可能直接看到包塊輪廓,如臍疝表現為臍部突出腫物。觀察時需配合腹式呼吸,包塊隨呼吸移動可能提示與膈肌關聯。
觸診可評估包塊物理特性。平臥屈膝放松腹肌后,用指腹緩慢按壓腹部各象限。注意包塊位置深淺,淺表包塊可能為脂肪瘤或淋巴結腫大,深部包塊需警惕臟器病變。記錄包塊硬度囊性、實性或韌硬、邊界清晰度、壓痛及活動度。腸系膜淋巴結炎常表現為臍周可移動的壓痛結節。
體位改變測試有助于判斷包塊來源。從平臥位轉為站立位時,疝氣包塊可能更明顯;側臥時包塊位置變化可能提示游離臟器或腸管病變。咳嗽或屏氣試驗中包塊突出加劇常見于腹壁疝。
自我檢查需關注伴隨癥狀。功能性包塊如糞塊堆積多伴有便秘史,病理性包塊可能伴隨發熱腹腔膿腫、消瘦惡性腫瘤、黃疸膽道梗阻等全身癥狀。女性下腹包塊需考慮卵巢囊腫或子宮肌瘤,可能伴月經異常。
發現固定、質硬、生長迅速的包塊,或伴有消瘦、便血等癥狀時,建議盡早就醫。超聲、CT等影像學檢查能明確包塊性質,避免延誤腹腔腫瘤、腸梗阻等嚴重疾病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