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用熱水泡手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受損、誘發皮炎或加重原有手部疾病。適度泡手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但水溫過高或時間過長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熱水泡手時水溫超過40攝氏度可能破壞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含水量短期內上升但長期反而下降。皮膚干燥脫屑現象在頻繁泡手人群中較為常見,尤其冬季容易出現皸裂。部分人群泡手后會出現暫時性紅斑,這與熱水刺激毛細血管擴張有關。
患有濕疹或手癬的人群更需謹慎,熱水刺激可能加重局部炎癥反應。銀屑病患者泡手后可能出現同形反應,導致皮損擴散。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經敏感度下降,容易因水溫感知異常造成燙傷。靜脈曲張患者長期泡手可能加重血液淤滯。
建議控制泡手水溫在37-40攝氏度,單次時間不超過15分鐘。泡手后可立即涂抹含尿素或神經酰胺的護手霜,穿棉質手套加強保濕。合并手部疾病者應咨詢皮膚科必要時配合使用吡美莫司乳膏等抗炎藥物。保持手部清潔時建議選用弱酸性洗手液,避免同時使用去角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