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體脫落可通過重新植入手術、骨增量技術、臨時義齒修復、口腔衛生管理、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種植體脫落通常由骨結合失敗、咬合力過大、感染、骨質疏松、術后護理不當等原因引起。
1、重新植入手術:骨結合失敗是常見原因,需徹底清創后評估骨量。采用噴砂處理種植體表面,配合引導骨再生膜技術。術后3個月內避免患側咀嚼,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
2、骨增量技術:骨量不足時需進行上頜竇提升或骨劈開術。采用自體骨移植或Bio-Oss骨粉填充,覆蓋膠原膜促進成骨。術前需拍攝CBCT評估剩余牙槽嵴高度,術后6個月方可重新種植。
3、臨時義齒修復:過渡期可制作樹脂臨時冠或活動義齒。選擇彈性基托設計分散咬合力,避免使用金屬卡環。每日取下清潔義齒,夜間浸泡在義齒清潔液中保持濕潤。
4、口腔衛生管理:種植體周圍炎需進行齦下刮治。采用鈦刮治器清除菌斑生物膜,配合激光輔助消毒。日常使用單束毛牙刷清潔種植頸周,每月復查探診深度。
5、定期復查維護:術后第1年每3個月拍攝根尖片。采用共振頻率分析儀監測種植體穩定性指數,當ISQ值低于65需干預。每年進行專業種植體維護,包括扭矩測試和咬合調整。
種植體脫落后的修復周期需6-12個月,期間建議選擇高蛋白飲食如魚類、豆腐促進骨愈合,避免堅果類硬食。適度進行面部肌肉按摩改善血液循環,采用鼻呼吸減少口腔干燥。睡眠時抬高床頭15度降低局部水腫風險,戒煙戒酒至少3個月確保組織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