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發炎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頭孢克洛和蒲地藍消炎片,具體用藥需根據病原體類型和醫生建議選擇。扁桃體發炎主要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環境刺激和鄰近器官炎癥擴散等因素引起。
1、細菌感染:
細菌性扁桃體炎多由A組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表現為咽痛劇烈、扁桃體化膿。醫生可能開具青霉素類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頭孢菌素類如頭孢克洛,療程通常7-10天。用藥期間需觀察是否出現皮疹等過敏反應。
2、病毒感染:
病毒性扁桃體炎常見于腺病毒或EB病毒感染,癥狀相對較輕。臨床常用中成藥如蒲地藍消炎片緩解咽部腫痛,配合布洛芬等解熱鎮痛藥控制發熱。需注意區分病毒與細菌感染,避免濫用抗生素。
3、免疫力下降:
過度疲勞或營養不良可導致免疫力降低,增加感染風險。建議保證充足睡眠,適當補充維生素C。急性期可短期使用轉移因子口服溶液等免疫調節劑,但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4、環境刺激:
空氣污染或干燥寒冷環境可能誘發扁桃體炎癥。發病期間可使用生理鹽水漱口緩解不適,保持室內濕度50%-60%。避免吸煙及接觸二手煙,減少咽喉黏膜刺激。
5、鄰近炎癥擴散:
鼻炎或齲齒等鄰近器官炎癥可能蔓延至扁桃體。需同步治療原發感染灶,如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口腔感染。反復發作的慢性扁桃體炎可考慮低溫等離子消融術。
扁桃體發炎期間建議選擇溫涼流質飲食如綠豆湯、藕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飲水1500-2000ml保持咽喉濕潤,用淡鹽水漱口3-4次/日。恢復期可練習深呼吸鍛煉增強呼吸道抵抗力,若出現持續高熱、吞咽困難或頸部淋巴結腫大需及時復診。慢性患者應定期耳鼻喉科隨訪,評估是否需手術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