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現象,血清總膽紅素正常值足月兒不超過12.9mg/dl,早產兒不超過15mg/dl,超過該范圍需警惕病理性黃疸。
1、生理性黃疸:
約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會出現生理性黃疸,出生后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7-10天消退。膽紅素水平每日上升不超過5mg/dl,無需特殊治療,加強喂養促進排便即可。
2、母乳性黃疸:
母乳喂養兒可能持續1-3個月,膽紅素值通常低于15mg/dl。暫停母乳3天后膽紅素下降50%可確診,恢復哺乳后輕度回升但不影響健康,無需中斷母乳喂養。
3、溶血性黃疸:
ABO或Rh血型不合導致紅細胞破壞加速,24小時內出現黃疸,膽紅素每日上升超過5mg/dl??赡馨殡S貧血、肝脾腫大,需光療配合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
4、感染性黃疸:
敗血癥、尿路感染等可抑制肝酶活性,黃疸持續不退或反復出現。伴有發熱、喂養困難等癥狀,需血培養確診后使用抗生素,嚴重時需換血治療。
5、膽道閉鎖:
進行性加重的黃疸伴陶土色大便,3周后膽紅素持續超過15mg/dl??赡芎喜⒏卫w維化,需在60天內完成葛西手術或肝移植,延誤將導致不可逆肝損傷。
監測黃疸需在自然光下觀察皮膚黃染范圍,從面部向軀干四肢發展提示程度加重。增加喂養頻率至8-12次/日促進膽紅素排泄,選擇配方奶粉可降低母乳性黃疸風險。日光浴時需避免直射且不超過15分鐘,出現拒奶、嗜睡或肌張力異常需立即就醫。早產兒、低體重兒及有溶血病史者應每日經皮測膽紅素,動態評估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