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通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甲硝唑等藥物治療,通常由共用餐具、生食污染、免疫力低下、胃黏膜損傷、家族遺傳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療:
克拉霉素聯合阿莫西林是常用的一線治療方案,能有效抑制細菌繁殖。甲硝唑適用于對青霉素過敏者,需注意避免與酒精同服。抗生素療程通常為7-14天,需嚴格遵醫囑完成全療程。
2、質子泵抑制劑:
奧美拉唑通過抑制胃酸分泌創造不利于細菌生存的環境。蘭索拉唑可增強抗生素殺菌效果,用藥期間可能出現頭痛或腹瀉。這類藥物建議餐前30分鐘服用。
3、鉍劑保護黏膜:
枸櫞酸鉍鉀能在胃部形成保護層,緩解炎癥并抑制細菌活性。膠體果膠鉍可促進潰瘍面愈合,使用后可能出現黑便現象。鉍劑需與其他藥物間隔2小時服用。
4、耐藥性處理:
左氧氟沙星可作為二線替代藥物,但需先進行藥敏試驗。四環素類藥物對某些耐藥菌株有效,可能與胃部灼燒感有關。治療失敗者需調整方案并延長療程。
5、輔助用藥:
益生菌制劑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減輕抗生素副作用。消化酶輔助改善腹脹癥狀,乳鐵蛋白具有抑制幽門螺旋桿菌黏附作用。輔助治療需與核心用藥配合使用。
治療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選擇小米粥、山藥等易消化食材,適量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餐具需高溫消毒并單獨使用。完成治療后4-8周需進行碳13呼氣試驗復查,持續胃部不適者建議做胃鏡檢查評估黏膜修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