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病毒感染早期通常無明顯癥狀,多數人可通過自身免疫系統清除病毒。當出現持續感染時,可能表現為皮膚黏膜異常增生、生殖器疣或宮頸細胞學改變等征兆。
HPV病毒感染征兆主要分為皮膚表現和黏膜病變兩類。皮膚表現常見于尋常疣、扁平疣等良性增生,多出現在手部、足底等部位。黏膜病變以生殖器疣最為典型,表現為外陰、陰道、宮頸等部位出現菜花狀或乳頭狀贅生物。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可能引起宮頸上皮內瘤變,通常通過宮頸癌篩查發現異常細胞。
生殖器疣初期為微小丘疹,逐漸增大融合成簇,表面粗糙呈灰白色或粉紅色。可能伴有瘙癢、灼熱感或接觸性出血。宮頸高危型HPV感染早期無特殊癥狀,部分患者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同房后出血等表現。肛門HPV感染可導致肛周疣或肛門上皮內瘤變。
HPV病毒感染與多種因素相關。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發生持續感染,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術后患者。多個性伴侶、無保護性行為是主要傳播途徑。吸煙會降低局部免疫力,增加感染風險。長期口服避孕藥可能影響病毒清除能力。
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是發現HPV相關病變的重要手段。21歲以上女性建議每3年做宮頸細胞學檢查,30歲以上可聯合HPV檢測。出現異常陰道出血、排液等癥狀應及時就醫。男性肛周或生殖器發現贅生物需到皮膚科或泌尿外科就診。
預防HPV感染最有效方式是接種疫苗。二價疫苗覆蓋16/18型,四價疫苗增加6/11型,九價疫苗提供更廣譜保護。安全性行為可降低傳播風險,使用避孕套雖不能完全阻斷感染,但能減少病毒暴露量。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有助于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