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第一次來月經十幾天沒干凈可能與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凝血功能障礙、內分泌紊亂、子宮內膜息肉、生殖系統感染等因素有關,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
1、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初潮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未成熟可能導致無排卵性出血,表現為經期延長。可通過超聲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醫生可能使用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藥物調節周期,配合氨甲環酸片止血。家長需幫助記錄出血天數與量。
2、凝血功能障礙
血小板減少癥或血友病等疾病會導致凝血異常,需檢查血常規和凝血四項。維生素K1注射液、凝血酶原復合物等可改善凝血功能,嚴重時需輸注血小板。日常應避免劇烈運動,觀察皮膚瘀斑等出血傾向。
3、內分泌紊亂
多囊卵巢綜合征或甲狀腺功能異常可能影響月經周期,需檢測性激素六項和甲狀腺功能。醫生可能開具炔雌醇環丙孕酮片調節激素,左甲狀腺素鈉片改善甲減。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內分泌穩定。
4、子宮內膜息肉
異常子宮內膜增生可能引起持續出血,超聲可見宮腔內占位病變。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是主要方式,術后可短期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預防復發。避免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漿。
5、生殖系統感染
子宮內膜炎或陰道炎可能導致經期延長,伴有異味或腹痛。阿奇霉素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可控制感染,配合婦科千金片消炎。經期需勤換衛生用品,避免盆浴。
青春期月經異常需排除器質性疾病后考慮功能性因素,家長應陪同就醫完善婦科超聲、激素等檢查。治療期間保持外陰清潔,避免生冷辛辣飲食,記錄月經周期變化。適量補充含鐵食物如動物肝臟預防貧血,出血量大時需臥床休息。若伴隨頭暈乏力等貧血癥狀應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