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骨結節骨軟骨病主要表現為膝關節下方疼痛、局部腫脹、活動受限等癥狀。該病常見于青少年,主要與骨骺損傷、過度運動等因素有關。
1、膝關節下方疼痛
疼痛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病最典型的癥狀,多位于脛骨結節處。疼痛在運動后加重,休息后可緩解。疼痛程度從輕微不適到劇烈疼痛不等,嚴重時可能影響日常行走。疼痛通常呈持續性,可能伴隨膝關節活動時的彈響感。
2、局部腫脹
脛骨結節部位可能出現明顯腫脹,觸摸時可感到局部溫度升高。腫脹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輕微腫脹可能僅表現為局部隆起,嚴重腫脹可使膝關節輪廓改變。腫脹可能伴隨皮膚發紅,但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發熱。
3、活動受限
患者可能出現膝關節活動范圍減小,特別是屈膝動作受限。跑步、跳躍、下蹲等需要膝關節發力的動作會加重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跛行,嚴重時無法完成日常體育活動。癥狀可能隨運動量增加而加重,休息后有所改善。
4、壓痛明顯
脛骨結節部位按壓時疼痛明顯,這是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壓痛范圍通常局限在脛骨結節處,周圍組織壓痛較輕。按壓時可能感到局部骨質增厚或不平整,但通常不會出現明顯骨擦感。壓痛程度與病情活動性相關。
5、肌肉萎縮
長期患病可能導致患側大腿肌肉萎縮,特別是股四頭肌。肌肉萎縮程度與病程長短和活動受限程度相關。早期可能僅表現為肌肉力量減弱,后期可能出現肉眼可見的肌肉體積減小。肌肉萎縮可能進一步加重膝關節不穩定。
脛骨結節骨軟骨病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特別是跳躍類活動。急性期可進行局部冰敷緩解腫脹疼痛,恢復期可適當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建議穿著緩沖性能好的運動鞋,必要時使用護膝保護。飲食上應保證充足鈣質和維生素D攝入,促進骨骼健康。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