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積水手術后復發可通過藥物控制、二次手術、輸尿管支架置入、定期復查及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處理。復發通常與術后瘢痕狹窄、結石再生、輸尿管蠕動異常、先天結構缺陷或感染未徹底清除等因素有關。
術后瘢痕狹窄是常見復發原因,可能因手術部位纖維組織增生導致尿流受阻。表現為患側腰部脹痛、尿量減少。輕度狹窄可通過輸尿管球囊擴張術治療,嚴重者需行瘢痕切除吻合術。
結石再生約占復發案例的30%,與代謝異常或水分攝入不足相關。典型癥狀為突發腎絞痛伴血尿。除體外沖擊波碎石外,可選用枸櫞酸氫鉀鈉顆粒調節尿液酸堿度,或服用鹽酸坦索羅辛促進結石排出。
輸尿管蠕動功能障礙者易出現腎盂壓力升高,建議進行尿動力學評估。可嘗試生物反饋訓練改善排尿功能,必要時植入雙J管維持尿路通暢。伴隨反復尿路感染時,需根據藥敏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磷霉素氨丁三醇。
先天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者復發風險較高,微創腎盂成形術是根治方案。術后3個月內需每月復查超聲,避免負重勞動和憋尿。每日飲水量應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飲食如菠菜、濃茶。
若出現持續發熱、肉眼血尿或肌酐升高,提示存在腎功能損害,需緊急就醫。少數復雜病例可能需聯合經皮腎造瘺與輸尿管鏡手術處理。術后復發患者建議每半年進行腎功能評估及泌尿系CT三維重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