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與肛瘺是兩種不同的肛腸疾病,主要區別在于病變部位和臨床表現。肛裂是肛管皮膚層裂開形成的潰瘍,肛瘺是肛管與皮膚間形成的異常通道。
1、病變部位
肛裂發生在肛管齒狀線以下的皮膚層,多位于后正中線。肛瘺則涉及更深層組織,由內口、瘺管和外口組成,內口多位于齒狀線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膚。
2、臨床表現
肛裂典型表現為排便時刀割樣疼痛和便后滴血,疼痛呈周期性發作。肛瘺主要表現為肛周反復流膿、腫痛,可觸及條索狀硬結,癥狀持續存在。
3、病因機制
肛裂多因便秘導致肛管皮膚機械性撕裂。肛瘺常繼發于肛周膿腫,與腺體感染有關,克羅恩病等炎癥性腸病也可導致。
4、檢查方法
肛裂通過視診可見梭形潰瘍,指診疼痛明顯。肛瘺需配合探針檢查、肛周超聲或MRI確定瘺管走行,必要時行瘺管造影。
5、治療原則
肛裂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軟化大便、坐浴和局部用藥。肛瘺通常需手術切除瘺管,復雜病例可能需掛線療法或生物材料填塞。
保持規律排便習慣對預防兩種疾病都很重要。每日攝入足夠膳食纖維,適量飲水,避免久坐久站。肛裂患者可進行溫水坐浴緩解疼痛,肛瘺術后需定期換藥。出現肛周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使用刺激性藥物。慢性肛裂可能發展為肛瘺,長期不愈的肛周膿腫也易形成肛瘺,早期規范治療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