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直接接觸傳播、空氣傳播、母嬰垂直傳播、污染物傳播等途徑傳染。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
1、飛沫傳播
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當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會產生含有病毒的飛沫。這些飛沫可在空氣中短距離傳播,易感者吸入后可能被感染。飛沫傳播是麻疹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在人群密集場所傳播風險顯著增加。
2、直接接觸傳播
與麻疹患者密切接觸時,病毒可能通過眼結膜、鼻黏膜等直接進入人體。這種傳播方式常見于家庭成員、醫護人員等與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群。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再觸摸口鼻也可能導致感染。
3、空氣傳播
麻疹病毒可在空氣中懸浮較長時間,特別是在密閉、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病毒顆粒可能隨空氣流動傳播較遠距離,導致同一空間內未直接接觸患者的人群感染。這種傳播方式在醫療機構、學校等公共場所較為常見。
4、母嬰垂直傳播
孕婦在妊娠期感染麻疹病毒時,可能通過胎盤將病毒傳播給胎兒。這種傳播方式可能導致先天性麻疹綜合征,引起胎兒發育異常。新生兒出生后也可能通過產道接觸病毒而感染。
5、污染物傳播
麻疹病毒可在物體表面存活數小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門把手等物品后,再觸摸口鼻可能導致感染。這種傳播方式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更為常見,保持良好的手衛生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麻疹疫苗。保持室內通風良好,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等措施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風險。出現發熱、咳嗽、結膜炎、皮疹等疑似癥狀時應及時就醫隔離治療,避免傳染他人。麻疹患者應隔離至出疹后5天,密切接觸者需醫學觀察21天。特殊人群如嬰幼兒、孕婦、免疫功能低下者應特別注意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