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預防羊水栓塞需通過規范產檢、控制基礎疾病、避免醫源性損傷、警惕高危因素、科學選擇分娩方式等措施綜合干預。羊水栓塞是產科急癥,雖無法完全避免,但可顯著降低發生概率。
1、規范產檢
定期進行超聲檢查監測羊水量及性狀,妊娠晚期每周胎心監護評估胎兒狀況。重點排查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異常情況,發現羊水渾濁或胎膜早破需立即處理。產前凝血功能及D-二聚體檢測有助于早期識別凝血異常傾向。
2、控制基礎疾病
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需嚴格監測血壓,子癇前期患者應預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可降低胎膜脆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需調整免疫抑制劑用量。所有慢性病患者均應進行妊娠風險評估。
3、避免醫源性損傷
人工破膜時選擇宮縮間歇期操作,避免粗暴的宮腔操作或過度宮縮劑使用。剖宮產術中注意子宮切口位置選擇,減少胎盤附著處血管損傷。宮頸環扎術等介入性操作需嚴格無菌規范。
4、警惕高危因素
高齡產婦、多胎妊娠、羊水過多者需加強監護。出現不明原因氧飽和度下降、低血壓伴凝血功能障礙時需考慮羊水栓塞可能。分娩過程中突發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前驅癥狀應立即終止妊娠。
5、科學選擇分娩方式
存在胎盤植入或兇險性前置胎盤建議擇期剖宮產,胎位異常者避免盲目試產。自然分娩時控制第二產程時間,避免急產或產程過長。有羊水栓塞史者再次妊娠需制定個體化分娩方案。
孕期保持適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補充足量維生素C增強胎膜韌性,避免劇烈活動或腹部外傷。出現陰道流液、持續宮縮或胎動異常應及時就診。分娩時選擇具備急救條件的醫療機構,產后密切觀察出血量及生命體征變化。建立產科快速反應團隊可提高羊水栓塞搶救成功率,產婦及家屬需了解疾病先兆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