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咽炎可通過奧美拉唑、鋁碳酸鎂、硫糖鋁等藥物治療,通常由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黏膜、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等因素引起。
1、質子泵抑制劑:
奧美拉唑通過抑制胃壁細胞H+-K+-ATP酶減少胃酸分泌,蘭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同樣具有強效抑酸作用。這類藥物需空腹服用以增強生物利用度,持續使用4-8周可顯著改善咽喉燒灼感。
2、胃黏膜保護劑:
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護層,硫糖鋁能與糜爛黏膜結合形成屏障。咀嚼片劑型更適合咽喉局部保護,餐后服用能延長藥物與黏膜接觸時間。
3、促胃腸動力藥:
多潘立酮通過阻斷多巴胺受體加速胃排空,莫沙必利刺激5-HT4受體增強食管蠕動。這類藥物可減少臥位反流風險,建議餐前15-30分鐘服用。
4、H2受體拮抗劑:
法莫替丁抑制組胺對胃酸分泌的刺激作用,雷尼替丁適用于夜間酸突破現象。短期使用可緩解夜間咽喉刺痛,但長期療效不及質子泵抑制劑。
5、藻酸鹽制劑:
蓋胃平能在胃液表面形成漂浮凝膠層,物理阻隔胃酸反流。睡前服用可減少平臥時胃酸對咽喉的刺激,起效快速但持續時間較短。
患者需避免高脂飲食和咖啡因攝入,睡眠時抬高床頭15-20厘米。吞咽康復訓練可增強咽喉肌肉協調性,定期喉鏡檢查有助于評估黏膜修復情況。餐后2小時內避免平臥,肥胖者減輕體重能降低腹壓。薄荷醇含片可能加重反流癥狀,建議選用堿性咽喉噴霧局部緩解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