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出口綜合征可通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姿勢調整、神經康復訓練等方式改善。該病可能與頸肋畸形、斜角肌肥厚等解剖異常有關,通常表現為手臂麻木、握力下降等癥狀。
1、物理治療:針對輕度患者,采用超聲波治療、熱敷或冷敷緩解肌肉痙攣。每日進行15分鐘斜角肌拉伸,配合肩胛穩定訓練,連續4周可改善神經壓迫癥狀。
2、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可緩解炎癥性疼痛。對于神經病理性疼痛,加巴噴丁、普瑞巴林能調節異常神經信號傳導。嚴重肌肉痙攣者可短期使用替扎尼定。
3、手術治療:經3個月保守治療無效者需考慮手術。頸肋切除術適用于頸肋壓迫病例,前斜角肌切斷術可解除神經血管束壓迫。術后需佩戴頸托固定2周。
4、姿勢矯正:避免長時間提重物及背包壓迫。電腦工作者保持顯示器與眼睛平齊,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鍵盤支架。睡眠時在膝下墊枕保持脊柱中立位。
5、神經康復:通過正中神經滑動練習、尺神經松動術改善神經活動度。水中運動療法利用浮力減輕關節負荷,每周3次游泳訓練可增強胸肌力量而不加重癥狀。
日常飲食需增加維生素B6含量高的食物如香蕉、鱷梨促進神經修復,限制高鹽飲食預防水腫加重壓迫。規律進行瑜伽貓牛式、胸椎旋轉等低強度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睡眠時選擇硬度適中的床墊,側臥時在兩膝間放置枕頭保持脊柱對齊。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手部肌肉萎縮時需及時復查肌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