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疙瘩醫學上稱為肌腱結節或肌腱炎性增生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引發局部功能障礙和慢性疼痛。常見后果包括活動受限、疼痛加重及繼發性損傷。
早期未干預時,筋疙瘩會導致局部持續性鈍痛,尤其在活動受累部位時癥狀加劇。隨著時間推移,結節可能逐漸增大,壓迫周圍神經血管,引發麻木或血液循環障礙。長期炎癥刺激還可能造成肌腱彈性下降,增加肌腱斷裂風險。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關節僵硬,影響日常動作如握持物品或屈伸關節。若發生在足部如跟腱結節,步行時會產生明顯牽拉痛。反復摩擦還可能誘發滑囊炎,表現為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癥反應。
特殊情況下,鈣鹽沉積可能形成鈣化性肌腱炎,需要通過沖擊波或關節鏡治療。建議出現筋疙瘩后及時就醫評估,超聲檢查可明確結節性質,早期采用熱敷、體外沖擊波等保守治療多能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