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患者需避免高鹽、高脂、高糖及刺激性食物。飲食控制是心血管疾病管理的重要環節,不當飲食可能加重心臟負擔或誘發急性事件。
高鹽食物如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火腿、香腸會升高血壓,增加心臟負荷。每日鹽攝入量建議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醬油、味精等隱性鹽分來源。
高脂食物包括動物內臟、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等,可能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反式脂肪酸如人造黃油、植脂末會顯著提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建議用橄欖油、深海魚類等不飽和脂肪酸替代。
高糖飲食如碳酸飲料、甜點會導致血糖波動和肥胖。精制糖每日攝入不宜超過25克,可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全麥面包。
刺激性食物如濃茶、咖啡、酒精可能引發心律失常。酒精每日攝入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15克,烈性酒應嚴格限制。辣椒、芥末等辛辣調料可能引起血管收縮,需酌情控制。
部分特殊食材需注意:動物內臟含高嘌呤可能影響尿酸代謝;高鉀食物香蕉、橙子對服用利尿劑者需遵醫囑;葡萄柚可能干擾他汀類藥物代謝,服藥期間應避免食用。
飲食調整需結合個體情況,建議在心血管專科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方案。突發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