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靜脈曲張多見于15-30歲的青壯年男性。該疾病是男性不育的常見原因之一,發病高峰與青春期睪丸發育、性激素水平變化及生理活動增加密切相關。
精索靜脈曲張的發生主要與三個生理性因素有關。陰囊內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功能異常,可能導致血液回流受阻。長期站立或腹壓增高如重體力勞動、慢性咳嗽會加重靜脈壓力。左側精索靜脈直角匯入左腎靜脈的解剖特點,使左側發病率顯著高于右側。
病理性因素中,腹膜后腫瘤或腎腫瘤壓迫靜脈可能引發繼發性精索靜脈曲張,通常伴有腰腹部腫塊、血尿等癥狀。髂靜脈阻塞綜合征等血管病變也可能導致靜脈回流障礙,表現為下肢水腫、會陰部墜脹感。
輕度患者可通過陰囊托帶支撐、避免久站久坐等生活干預緩解癥狀。中重度病例需考慮藥物治療,如地奧司明、邁之靈等靜脈活性藥物。對于伴有睪丸萎縮或精液質量異常者,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是首選手術方式。
40歲以上新發精索靜脈曲張患者應及時排查腫瘤等繼發因素。青少年患者若出現睪丸體積縮小或生育需求未滿足,建議盡早就診泌尿外科或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