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母嬰傳播、血液傳播、間接接觸傳播和醫源性傳播等途徑傳染。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需及時就醫治療。
1、性接觸傳播
性接觸是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梅毒螺旋體可通過陰道性交、肛交、口交等性行為傳播,皮膚黏膜破損會增大感染概率。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風險,但無法完全避免。早期梅毒患者傳染性更強,一期梅毒硬下疳和二期梅毒皮疹均具有傳染性。
2、母嬰傳播
孕婦感染梅毒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導致先天性梅毒。妊娠早期感染可能導致流產、死胎,中晚期感染可致胎兒發育遲緩、畸形。所有孕婦應在孕早期進行梅毒篩查,陽性者需及時治療以阻斷母嬰傳播。
3、血液傳播
輸入梅毒患者血液或血制品可能造成感染,但現代血庫篩查已大幅降低此風險。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血液傳播的高危行為,梅毒螺旋體可通過污染的針具傳播。紋身、穿耳等操作使用未消毒器械也存在感染可能。
4、間接接觸傳播
極少數情況下,梅毒可能通過接觸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毛巾、浴具等傳播。這種傳播需要密切接觸且皮膚存在破損,概率較低。日常社交接觸如握手、共餐不會傳播梅毒。
5、醫源性傳播
醫務人員接觸患者體液或操作過程中發生職業暴露可能感染。使用未徹底消毒的醫療器械進行診療操作也存在傳播風險。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可有效預防醫源性感染。
預防梅毒需避免高危性行為,堅持使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孕婦做好產前篩查。出現可疑癥狀如生殖器潰瘍、全身皮疹等應及時就醫檢查。梅毒確診后應配合醫生完成規范治療,所有性伴侶需同時接受篩查和治療。治療期間避免性接觸,定期復查血清學指標直至治愈。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醫療機構需嚴格消毒管理。早期規范治療可完全治愈梅毒,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嚴重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