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疝氣手術腹股溝疝修補術后需重點關注傷口護理、活動限制及并發癥預防。術后恢復期通常為2-4周,具體時間與手術方式開放手術或腹腔鏡、患者年齡及基礎疾病有關。
傷口護理是首要注意事項。保持手術切口干燥清潔,每日觀察有無紅腫、滲液或發熱等感染跡象。術后48小時內可冰敷減輕腫脹,避免沾水至拆線后2天。使用無菌敷料覆蓋,若采用可吸收縫線則無需拆線。
活動管理需循序漸進。術后1周內避免提重物超過5公斤、彎腰或劇烈運動,防止增加腹壓導致復發。可進行短距離散步促進腸道蠕動,但禁止騎車、爬樓梯等下肢用力動作。2周后根據愈合情況逐步恢復輕體力活動,3個月后再考慮重體力勞動。
飲食調整以預防便秘為重點。術后初期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米湯、蒸蛋等,逐步過渡至低纖維軟食。增加水分攝入,每日飲用1500-2000毫升溫水,搭配火龍果、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避免辛辣、豆類等產氣食物。
并發癥監測需警惕三種情況。切口血腫表現為局部隆起伴疼痛,可通過加壓包扎處理;陰囊水腫常見于老年患者,需抬高陰囊并穿戴支撐內褲;復發疝多因過早負重,表現為原部位再次膨出,需及時復查。
術后1個月應返院評估愈合情況。腹腔鏡手術患者恢復較快,但仍需遵守相同防護原則。老年或慢性咳嗽患者建議使用疝氣帶臨時輔助,并積極治療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