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咽喉感染霉菌的早期癥狀可能表現為口腔白斑、咽喉瘙癢、吞咽疼痛、味覺異常、黏膜充血等。
1、口腔白斑:
霉菌感染初期口腔黏膜可能出現白色斑塊或偽膜,常見于頰黏膜、舌背或上顎。斑塊質地柔軟,擦拭后可能出血或露出充血基底。白色偽膜由真菌菌絲和脫落上皮細胞構成,需與口腔扁平苔蘚鑒別。
2、咽喉瘙癢:
咽喉部真菌定植可刺激局部神經末梢,產生持續性瘙癢或灼熱感。癥狀在進食辛辣食物后加重,夜間可能引發干咳。部分患者誤認為過敏反應,但抗組胺藥物通常無效。
3、吞咽疼痛:
真菌侵蝕黏膜導致炎癥反應,吞咽時出現刀割樣疼痛,尤其進食干燥或酸性食物時明顯。疼痛可能放射至耳部,伴隨頸部淋巴結腫大。兒童患者可能因此拒食。
4、味覺異常:
舌部菌斑影響味蕾功能,患者常主訴口中有金屬味或苦味。唾液分泌減少會加重味覺障礙,甜味感知能力下降最明顯。長期味覺異常可能導致營養攝入不足。
5、黏膜充血:
感染區域黏膜呈現彌漫性充血或點狀出血,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充血在晨起時最顯著,可能伴隨口角皸裂。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現黏膜潰瘍。
保持口腔清潔可使用碳酸氫鈉溶液漱口,飲食選擇溫涼流質如南瓜粥、藕粉,避免過燙或堅硬食物。適度補充維生素B族和益生菌,規律作息增強免疫力。出現持續癥狀超過3天或伴隨發熱,需進行真菌涂片檢查。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血糖控制,長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者應加強口腔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