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倒睫可能由眼瞼發育異常、先天性瞼內翻、眼部炎癥刺激、外傷瘢痕收縮、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過物理拔除、電解治療、手術矯正、抗炎處理、日常眼部護理等方式干預。
1、眼瞼發育異常:
嬰幼兒眼瞼邊緣肌肉或瞼板發育不完善可能導致睫毛向內生長。輕度倒睫可通過定期拔除倒睫緩解,日常用生理鹽水清潔瞼緣減少摩擦刺激。伴隨結膜充血時需使用人工淚液保護角膜。
2、先天性瞼內翻:
下瞼皮膚過多或眼輪匝肌肥厚造成瞼緣內卷,睫毛持續摩擦角膜。需在眼科評估后選擇瞼內翻矯正術或縫線法治療。長期未處理可能引發角膜上皮脫落,表現為畏光流淚。
3、眼部炎癥刺激:
結膜炎或瞼緣炎導致睫毛毛囊周圍充血腫脹,引發暫時性倒睫。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后,倒睫癥狀多可緩解。反復發作需排查過敏或免疫因素。
4、外傷瘢痕收縮:
眼瞼外傷愈合后形成的瘢痕牽拉瞼緣變形。瘢痕穩定后可通過Z成形術或植皮術重建瞼緣形態。此類倒睫常伴隨瞼外翻,需警惕暴露性角膜炎風險。
5、遺傳因素:
部分先天性瞼內翻與COL7A1基因突變相關,表現為雙側頑固性倒睫。需通過全層瞼板切除術矯正,術后配合角膜營養劑促進修復。家族中有類似病史者建議早篩查。
日常避免揉眼動作,選擇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等食物促進角膜修復,適度冷敷緩解異物感。若出現視物模糊、持續眼紅需立即就醫,長期倒睫可能導致散光或角膜云翳影響視力發育。建議每半年進行屈光檢查,學齡期兒童每日戶外活動不少于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