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出血嚴重時可通過壓迫止血、藥物止血、調整排便習慣等方式緩解。痔瘡出血通常由靜脈曲張破裂、便秘或排便用力過度等因素引起。
壓迫止血是緊急處理的有效方法。使用干凈紗布或醫用棉球直接按壓出血部位5-10分鐘,采取俯臥位可降低肛周靜脈壓力。冷敷能收縮血管,用毛巾包裹冰袋外敷肛門處每次不超過15分鐘。
藥物止血可選用云南白藥膠囊、地奧司明片或復方角菜酸酯栓。這些藥物含止血成分和血管收縮劑,能促進創面愈合。使用前需清潔肛周,嚴重出血建議在醫生指導下聯合口服與外用藥物。
調整排便習慣能減少機械性損傷。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火龍果、奇亞籽等軟化糞便,每日飲水量不低于1500毫升。排便時避免久蹲,控制在3分鐘內,必要時使用開塞露輔助。
病理性因素可能與肛墊下移或靜脈血栓形成有關,通常表現為噴射狀出血、肛門墜脹感。若出血呈鮮紅色且持續超過30分鐘,或出現頭暈等貧血癥狀,需立即就醫排除直腸息肉等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