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上出現白色米粒狀物體通常由扁桃體結石或化膿性扁桃體炎引起。這類癥狀可能由細菌感染、食物殘渣堆積、慢性炎癥等因素導致,可通過藥物沖洗、抗菌治療或手術清除等方式改善。
扁桃體結石是常見原因,多因脫落上皮細胞、食物殘渣和細菌在扁桃體隱窩堆積鈣化形成。患者常伴有口臭、咽部異物感,使用生理鹽水漱口或專業器械清理可緩解。
化膿性扁桃體炎由鏈球菌等病原體感染引發,白色分泌物為膿性滲出物。伴隨發熱、吞咽疼痛癥狀,需進行咽拭子培養后選用青霉素類或頭孢類抗生素治療。急性期需臥床休息并增加水分攝入。
慢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可能導致隱窩擴大,更易滯留分泌物形成白色顆粒。長期炎癥刺激可能引發扁桃體肥大,表現為持續咽部不適。低頻超聲治療或低溫等離子消融術適用于反復發作病例。
真菌性口咽感染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可能出現類似表現,白色偽膜覆蓋扁桃體表面。糖尿病患者或長期使用抗生素者需排查念珠菌感染,通過抗真菌藥物含漱液進行治療。
當白色物體伴隨持續發熱、頸部淋巴結腫大時,需排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特殊感染。EB病毒血清學檢測可輔助診斷,此類情況需及時就醫進行系統性抗病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