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切除術的適應證主要有根尖周炎反復發作、根管治療失敗、根尖囊腫或肉芽腫、牙根吸收、根折等。該手術通過切除病變根尖組織達到保留患牙的目的,需嚴格評估牙周狀況及患牙保留價值。
1、根尖周炎反復發作
慢性根尖周炎經多次根管治療仍反復發作時需考慮手術。炎癥導致根尖區骨質破壞,常規治療無法清除感染源。術前需拍攝錐形束CT評估骨缺損范圍,術中徹底刮除肉芽組織并使用生物材料填充骨腔。術后配合抗生素預防感染,成功率可達較高水平。
2、根管治療失敗
根管鈣化、器械分離或側穿等導致治療失敗時適用。解剖變異使根管無法疏通,微生物持續感染根尖周組織。手術直接暴露根尖區,逆行預備根管后采用礦物三氧化物凝聚體封閉根尖孔。需注意避免損傷鄰牙牙根及下頜神經管等重要結構。
3、根尖囊腫或肉芽腫
直徑超過5毫米的根尖病變需手術干預。囊腫上皮襯里無法通過藥物消除,肉芽腫中存在大量炎性細胞。手術完整摘除病變組織并進行病理檢查,較大骨腔需植入骨粉促進再生。術后定期復查觀察骨愈合情況。
4、牙根吸收
外吸收累及根尖1/3或內吸收穿通根管壁時需切除。吸收進程可能波及鄰牙或導致病理性骨折。手術截除病變根尖后需進行根管倒充填,復雜病例需聯合正畸牽引或牙周夾板固定。兒童患者需評估恒牙胚是否受影響。
5、根折
根尖1/3折斷且折裂線位于牙槽嵴頂下方可嘗試保留。折斷端長期動度刺激周圍組織產生炎癥。手術取出游離根尖片段,修整剩余牙根斷面。需評估牙根剩余長度與冠根比,術后3個月方可進行永久修復。
術后應避免患牙過早負重,選擇軟質飲食2周。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維護口腔衛生,禁止吸煙飲酒影響愈合。定期拍攝X線片監測骨組織再生情況,出現腫脹疼痛需及時復診。完善的口腔衛生習慣與定期專業檢查可延長患牙使用壽命,復雜病例需多學科聯合制定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