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和脖子連接處疼痛可能由肌肉勞損、頸椎病、肩周炎、落枕、神經壓迫等原因引起。
1、肌肉勞損
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或重復性動作可能導致頸部及肩部肌肉過度緊張。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等行為會使斜方肌和肩胛提肌持續收縮,局部乳酸堆積引發酸痛。熱敷和適度按摩有助于緩解癥狀,日常需注意調整坐姿并定時活動肩頸。
2、頸椎病
頸椎退行性病變可能刺激周圍神經根,疼痛常放射至肩頸交界區。椎間盤突出或骨贅形成會壓迫神經,伴隨手臂麻木、頭暈等癥狀。頸椎牽引和頸部肌肉鍛煉可改善病情,嚴重時需考慮椎間孔擴大術等手術治療。
3、肩周炎
肩關節囊及周圍韌帶發生無菌性炎癥時,疼痛多從肩部向前后擴散。患側手臂上舉、后伸受限,夜間痛感加劇。關節腔注射糖皮質激素可緩解急性期癥狀,配合爬墻訓練等康復鍛煉能恢復關節活動度。
4、落枕
睡眠時頸部長時間扭轉或受涼,導致胸鎖乳突肌痙攣。晨起后出現單側頸部劇痛,頭部轉動困難。急性期可通過局部熱敷和肌肉松弛藥物緩解,選擇合適高度的枕頭能預防復發。
5、神經壓迫
胸廓出口綜合征等疾病可能壓迫臂叢神經,引發肩頸連接處放射性疼痛。常伴有手指刺痛感和握力下降,特殊體位可能加重癥狀。神經松動術和姿勢矯正訓練是主要干預手段,嚴重者需手術解除壓迫。
建議避免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每工作一小時做頸部環繞和聳肩運動。睡眠時選擇高度適中的枕頭,注意肩頸部保暖。疼痛持續超過一周或伴隨肢體麻木、頭痛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骨科或康復科。日常可進行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增強頸部肌肉力量,飲食中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有助于神經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