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內障需進行視力檢查、裂隙燈檢查、眼底檢查、眼壓測量、超聲檢查等。先天性白內障是晶狀體混濁導致的視力障礙,可能與遺傳、代謝異常、宮內感染等因素有關,需通過專業檢查明確診斷。
1、視力檢查
視力檢查是評估先天性白內障患兒視功能的基礎項目,通過標準視力表或嬰幼兒專用視標檢測視力水平。對于無法配合的嬰幼兒可采用注視追蹤、光感反應等行為學方法間接判斷。嚴重白內障患兒可能出現視力低于正常值或雙眼視力不對稱,檢查結果可幫助判斷手術干預的必要性。
2、裂隙燈檢查
裂隙燈顯微鏡檢查能直接觀察晶狀體混濁的位置、范圍及形態特征。前極性、后極性、核性等不同類型的先天性白內障在裂隙燈下呈現差異化表現。該檢查還可評估角膜、虹膜等眼前節結構是否合并異常,為制定手術方案提供依據。
3、眼底檢查
散瞳后眼底檢查可排除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發育異常等并發疾病。先天性白內障可能伴隨永存原始玻璃體增生癥、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眼底病變。對于晶狀體嚴重混濁影響眼底觀察的病例,需結合超聲檢查綜合評估。
4、眼壓測量
非接觸式眼壓計或手持式眼壓計可篩查是否合并青光眼。先天性白內障患兒因房角發育異常或晶狀體膨脹可能導致繼發性青光眼。眼壓異常升高需優先處理,避免視神經不可逆損傷。
5、超聲檢查
B超檢查適用于晶狀體完全混濁的病例,可測量眼軸長度評估眼球發育情況,同時檢測玻璃體、視網膜是否存在脫離或占位性病變。超聲生物顯微鏡還能觀察睫狀體形態,為人工晶狀體度數計算提供參數。
確診先天性白內障后應定期復查視力及眼部發育情況,嬰幼兒每3-6個月需隨訪一次。母乳喂養期間母親需保證維生素A等營養素攝入,避免強光直射患兒眼睛。術后患兒需遵醫囑進行遮蓋治療和視覺訓練,家長應密切觀察有無眼紅、分泌物增多等異常情況并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