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具體方案需根據腫瘤分期、患者身體狀況等因素綜合制定。
1、手術切除
手術是早期大腸癌的首選治療方式,包括局部切除術、腸段切除術和全結腸切除術等。對于腫瘤局限于腸壁的病例,手術可能達到根治效果。術中可能需清掃周圍淋巴結,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部分患者需配合造口術以維持腸道功能。
2、化學治療
化療常用于中晚期大腸癌的輔助治療或晚期姑息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奧沙利鉑、卡培他濱和伊立替康等。化療方案可能單獨使用或與靶向藥物聯用,可幫助殺滅殘留癌細胞或控制轉移灶發展。治療期間需監測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
3、放射治療
放療主要針對直腸癌病例,可在術前縮小腫瘤體積或術后殺滅殘留病灶。精準放療技術能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常見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腸炎和皮膚反應。部分患者需配合化療進行放化療聯合治療。
4、靶向治療
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靶向藥物如西妥昔單抗、貝伐珠單抗等,可通過阻斷腫瘤血管生成或信號通路發揮作用。需先進行基因檢測確定靶點,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高血壓和皮膚毒性。多與化療方案聯合使用。
5、免疫治療
PD-1抑制劑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適用于微衛星不穩定性高的晚期患者,通過激活T細胞免疫功能對抗腫瘤。治療前需進行生物標志物檢測,可能引發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如結腸炎或內分泌異常。
大腸癌患者治療期間需保持高蛋白飲食,適量補充膳食纖維但避免過度刺激腸道。根據體力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術后患者需遵醫囑逐步恢復活動。定期復查腫瘤標志物和影像學檢查,出現便血、腹痛等癥狀及時就診。保持良好心態,戒煙限酒,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