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皰疹嚴重爛手通常提示局部繼發感染或慢性炎癥反應,可能與皮膚屏障破壞、細菌感染、過敏反應加劇等因素有關。汗皰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發性水皰性皮膚病,醫學上稱為出汗不良性濕疹,主要表現為手掌、手指側緣反復出現深在性小水皰伴瘙癢,嚴重時可出現糜爛、滲出、脫屑等癥狀。
1、皮膚屏障受損
反復搔抓或不當處理會導致表皮完整性破壞,使真皮層暴露。汗皰疹發作期皮膚角質層含水量下降,天然保濕因子減少,破壞的皮膚屏障會使外界刺激物更易滲透。此時應避免接觸洗滌劑等化學刺激物,使用含神經酰胺的修復霜幫助重建屏障功能。
2、細菌定植感染
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易在破損皮膚定植,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膿性分泌物。這種情況需就醫進行細菌培養,確診后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嚴重感染者可能出現淋巴管炎,需口服頭孢克洛等藥物治療。
3、接觸性過敏加重
鎳、鉻等金屬或橡膠制品中的化學物質可能誘發遲發型超敏反應。長期接觸致敏原會導致慢性皮炎狀態,表現為皮膚增厚、皸裂。斑貼試驗可明確過敏原,確診后需嚴格避免接觸,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鹵米松乳膏控制炎癥。
4、真菌混合感染
念珠菌等條件致病菌易在潮濕糜爛面繁殖,表現為邊緣隆起的不規則皮損。鏡檢發現菌絲可確診,需聯用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現此類并發癥,需同時監測血糖水平。
5、自體敏感性反應
局部皮膚抗原通過淋巴系統引發全身過敏,可在遠離原發灶的部位出現對稱性濕疹樣皮疹。這種情況需系統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嚴重時短期口服潑尼松控制免疫反應。
日常護理需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過度洗手。急性滲出期可用3%硼酸溶液冷濕敷,滲液減少后改用氧化鋅糊劑。穿著純棉手套減少摩擦,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元素。若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或皮損持續惡化超過兩周,須及時到皮膚科就診排除其他皮膚病可能。慢性反復發作者可考慮窄譜紫外線治療調節局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