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囊腫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觀察隨訪、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三種。盆腔囊腫的處理需根據囊腫性質、大小、癥狀及患者年齡等因素綜合評估,多數生理性囊腫可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腫則需針對性干預。
觀察隨訪適用于無癥狀、體積小的生理性囊腫。超聲監測是主要手段,建議每3-6個月復查一次。黃體囊腫、濾泡囊腫等功能性囊腫通常2-3個月經周期內可自然吸收,期間需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囊腫破裂。
藥物治療主要針對炎性囊腫或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聯合甲硝唑可用于盆腔炎性包塊;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如亮丙瑞林可抑制異位內膜生長。藥物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超聲評估療效。
手術治療適用于直徑超過5厘米的持續存在囊腫、疑似惡性或伴隨嚴重癥狀者。腹腔鏡囊腫剝除術是首選方式,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開腹手術則適用于巨大囊腫或可疑惡性腫瘤病例。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術后可能需配合藥物預防復發。
盆腔囊腫若出現突發腹痛、發熱或異常陰道出血需立即就醫。絕經后女性新發囊腫或囊腫短期內迅速增大應警惕惡性可能,建議盡早就診婦科腫瘤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