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是一種急性缺血性腸病,由腸系膜上動脈被血栓或栓子阻塞導致腸道供血不足引發。該病起病急驟,典型表現為劇烈腹痛與癥狀嚴重程度不符的輕微腹部壓痛即“癥征分離”,需緊急干預以避免腸壞死。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可能由心房顫動附壁血栓脫落、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心臟瓣膜病贅生物脫落等因素引起,通常伴隨嘔吐、血便、腸鳴音減弱等癥狀。早期診斷可通過增強CT血管造影確診。
治療需立即恢復血流,包括介入導管取栓、血管內溶栓或開放手術切除壞死腸段。術后需抗凝治療預防復發,常用藥物有華法林、利伐沙班等。合并感染時需聯合抗生素。
該病死亡率高達60%-80%,預后與血管再通時間直接相關。突發持續腹痛伴快速進展的腹脹、便血時,應立即就醫。高危人群如房顫、心梗病史者需規律抗凝并控制基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