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嘶啞失聲可通過聲帶休息、霧化吸入、口服藥物、嗓音訓練、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該癥狀通常由用嗓過度、急性喉炎、聲帶息肉、反流性咽喉炎、喉部腫瘤等原因引起。
1、聲帶休息:持續發聲會導致聲帶黏膜充血水腫,建議24-48小時內嚴格禁聲,使用寫字板或手機打字交流。避免咳嗽、清嗓等動作,室內濕度保持在50%-60%緩解干燥刺激。
2、霧化吸入:急性喉炎患者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聯合生理鹽水霧化,每日2次減輕聲帶水腫。兒童需使用面罩式霧化器,治療期間觀察是否出現口腔念珠菌感染。
3、口服藥物:細菌感染引起的喉痛可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過敏者改用阿奇霉素。聲帶充血明顯時短期使用潑尼松,胃酸反流者需配合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
4、嗓音訓練:慢性聲嘶患者應學習腹式呼吸法,通過哼鳴練習調節發聲位置。避免音調突然升高,每日練習時間不超過30分鐘,專業歌手需聲樂老師指導糾正錯誤發聲習慣。
5、手術治療:聲帶息肉經保守治療無效需行支撐喉鏡下顯微切除,術后禁聲2周。疑似腫瘤病例需進行喉鏡活檢,早期喉癌可選擇CO2激光手術或放射治療保留發聲功能。
日常可飲用40℃左右的蜂蜜檸檬水緩解咽喉不適,避免攝入辛辣、過燙食物及含咖啡因飲料。感冒期間減少戶外活動防止冷空氣刺激,長期用嗓職業者建議每年進行喉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