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苔蘚和扁平苔蘚可通過皮損特征、發病機制及組織病理學特點進行區分。兩者雖均為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但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存在顯著差異。
光澤苔蘚表現為直徑1-2毫米的半球形丘疹,表面光滑呈珍珠樣光澤,顏色多為膚色或淡白色,常密集分布但不融合,好發于陰莖、腹部等部位。組織病理顯示真皮乳頭局限性淋巴細胞浸潤,無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該病具有自限性,通常無需特殊治療,頑固病例可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
扁平苔蘚典型皮損為紫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可見網狀白色條紋Wickham紋,常伴劇烈瘙癢,好發于腕部、口腔黏膜等部位。病理特征為角化過度、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及真皮淺層帶狀淋巴細胞浸潤。治療需根據病情選擇強效糖皮質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黏膜病變可局部應用維A酸制劑。
特殊情況下需注意:光澤苔蘚偶見泛發型需與點滴狀銀屑病鑒別;扁平苔蘚若累及甲部可能導致永久性甲萎縮。當皮損持續進展或合并全身癥狀時,建議盡早就醫進行皮膚鏡或病理檢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