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痛可通過尿常規、尿培養、泌尿系統超聲、婦科檢查、膀胱鏡等項目排查病因。尿痛可能與尿路感染、泌尿系結石、陰道炎、膀胱過度活動癥、間質性膀胱炎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排尿灼熱感、尿頻、下腹墜脹、血尿、尿急等癥狀。
1、尿常規檢查:
尿常規是篩查尿路感染的基礎項目,通過檢測尿液中的白細胞、紅細胞、亞硝酸鹽等指標判斷是否存在炎癥。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白細胞計數常超過5個/HP,部分患者可見鏡下血尿。檢查前需留取清潔中段尿,避開月經期以防止標本污染。
2、尿培養及藥敏:
尿培養能明確致病菌種類,對反復尿路感染或治療無效者尤為重要。大腸埃希菌是常見致病菌,其次為肺炎克雷伯菌、變形桿菌。藥敏試驗可指導抗生素選擇,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留取標本前應清潔外陰,2小時內送檢以提高陽性率。
3、泌尿系統超聲:
超聲可發現泌尿系結石、膀胱占位等器質性病變。腎結石患者多伴有患側腰部絞痛,膀胱結石可能引發排尿中斷現象。檢查需憋尿使膀胱充盈,直徑超過3mm的結石通??杀粰z出。對于疑似腫瘤者,超聲能初步評估病變位置及血流信號。
4、婦科檢查:
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可能通過尿道刺激引發尿痛。醫生會觀察外陰分泌物性狀,進行白帶常規檢查。細菌性陰道病可見線索細胞,念珠菌感染檢出假菌絲,滴蟲性陰道炎發現活動滴蟲。合并外陰瘙癢者需排除陰道炎與尿路感染的關聯性。
5、膀胱鏡檢查:
頑固性尿痛患者需考慮膀胱鏡檢查,直視下觀察膀胱黏膜是否充血、潰瘍或占位。間質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容量減小,黏膜出現特征性腎小球樣出血點。檢查屬于侵入性操作,需在局麻或全麻下進行,術后可能出現短暫血尿。
日常建議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000ml以上,避免憋尿習慣。可飲用蔓越莓汁抑制細菌黏附,適量補充維生素C酸化尿液。選擇棉質透氣內褲,性生活后及時排尿。出現發熱、腰痛或血尿癥狀需立即就醫,絕經后女性可考慮局部雌激素治療改善尿道黏膜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