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松弛可通過盆底肌自測、性生活質量評估、婦科檢查等方式判斷,通常由分娩損傷、年齡增長、激素水平下降、慢性腹壓增高、盆底肌鍛煉不足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自測:
排尿中斷法是簡易自測方式,排尿時嘗試收縮肌肉暫停尿流,若控制力減弱或無法中斷,提示盆底肌松弛。凱格爾運動測試中,將清潔手指放入陰道并收縮肌肉,感知包裹緊度與收縮持續時間,持續不足3秒或收縮無力需警惕。
2、性生活質量:
性交時陰道包裹感下降、摩擦減少或伴侶感覺松弛,可能提示陰道壁肌肉彈性減退。性高潮頻率降低或需更強刺激才能達到高潮,可能與陰道收縮力減弱有關,但需排除心理因素影響。
3、婦科指診:
專業醫師通過雙合診評估陰道壁張力,測量陰道橫徑大于4cm或會陰體長度小于2cm提示松弛。POP-Q分度檢查可量化盆腔器官脫垂程度,Ⅱ度以上脫垂常伴隨明顯松弛癥狀。
4、分娩損傷:
多次陰道分娩或急產、巨大兒分娩可能導致盆底肌撕裂傷,表現為產后漏尿、下墜感。可能與恥骨尾骨肌斷裂、直腸膨出等因素有關,通常伴隨壓力性尿失禁、反復陰道炎等癥狀。
5、激素變化:
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陰道黏膜變薄、結締組織萎縮,引發松弛感。可能與膠原蛋白流失、陰道皺襞減少等因素有關,常伴隨干澀疼痛、反復泌尿感染等癥狀。
日常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強化恥骨尾骨肌,每天3組每組15次收縮。瑜伽中的橋式、蛙式動作能增強盆底肌群力量。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E,如三文魚、堅果等促進膠原合成。癥狀持續或影響生活質量時,建議至婦科或盆底康復中心進行生物反饋治療、射頻緊致等專業評估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