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的主要區別在于病程進展速度和臨床表現。急性根尖周炎起病急驟,表現為劇烈疼痛、牙齒松動和局部腫脹;慢性根尖周炎病程緩慢,通常以牙齦瘺管或輕微壓痛為主要特征。兩者均由根尖周組織感染引起,但炎癥反應程度和病理變化存在差異。
1、病程差異
急性根尖周炎發展迅速,癥狀在數小時至數天內達到高峰,患者常因劇烈跳痛就診。慢性根尖周炎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癥狀隱匿,部分患者僅在咀嚼時感到不適。急性發作多由慢性炎癥急性加重或新發感染導致。
2、癥狀表現
急性期可見牙齒明顯叩痛、咬合痛,伴患牙伸長感,嚴重者出現面部腫脹和發熱。慢性期常見根尖區牙齦瘺管形成,X線片顯示根尖周低密度影,患牙可能變色但疼痛輕微。急性炎癥的化膿性滲出可穿透骨膜形成黏膜下膿腫。
3、病理變化
急性炎癥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伴血管擴張和組織水腫。慢性炎癥則表現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周圍有肉芽組織增生及骨質破壞。慢性根尖周炎可能發展成根尖囊腫或致密性骨炎等繼發病變。
4、治療原則
急性期需緊急開髓引流,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時切開排膿。慢性期通過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瘺管不愈者需行根尖手術。兩種類型均需徹底清除根管內壞死物質,但急性期需優先緩解癥狀。
5、預后轉歸
急性炎癥經及時治療預后良好,1-2周可消退。慢性炎癥易反復發作,根尖病變范圍大者愈合較慢。未規范治療的慢性根尖周炎可能急性發作,或導致鄰牙感染和頜骨骨髓炎等并發癥。
根尖周炎患者應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保持口腔衛生,定期復查X線觀察愈合情況。急性期進食溫涼軟食,慢性期可配合含氯己定漱口水控制菌斑。吸煙者需戒煙以促進組織修復,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控制。出現牙齒變色、咬合不適等早期癥狀時應及時就診,避免炎癥慢性化。